油菜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明清太湖地区春花作物的效益与价值分析
TUhjnbcbe - 2023/8/12 22:42:00

明清时期农业精耕细作程度较之前有较大提高,先进的生产种植经验也有了更好的积累和总结。太湖地区春花作物在以水稻为中心的种植制度中,体现出高度用地与积极养地相结合的优势,以获得持续不断增加的单位面积产量。此时太湖地区春花作物向着商品化的方向发展,其产量的增加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春花作物的价格一直稳且贱。

这为太湖地区的居民带来了切实可靠的经济收益,对缓解人口压力和粮食不足也有一定的作用。当地春花作物生产发展迅速,还与春花作物较高的利用价值有关。太湖地区春花作物在长期生产过程中,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饮食品种,油菜籽还可榨油、燃灯,制成饼肥又可肥田等。同时,春花作物在农田生产中也体现了重要的农业生态价值。可观的生产效益和显著的利用价值,都成为促进春花作物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春花作物的生产效益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春花作物的生产效益变化显著,主要变现为春花作物产量和价格的变化。蚕豆和紫云英一般直接翻垦肥田,明清时期记载其产量和价格的资料尚未见到,仅通过留存的资料对春花作物中麦类和油菜的生产效益进行估算推测。

春花作物的产量变化,春花作物亩产量的变化直接反应在土地利用的效果上,也成为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关于地积田亩的计算方法,明清时期一般以五尺为步,步二百四十为亩,亩百为顷。陈恒力在《补农书研究》中,以稻谷为计算标准,将以前以石为计算单位转化为以斤为计算单位。

从春花作物的产量统计得知:沈氏以水稻为主,冬天的准备工作多;张氏注重季节交替利用,夏季进行蚕桑生产,冬季利用冬闲田种植春花作物,所以相比而言,张氏的春花作物产量较高。明代关于春花作物亩产量的记载极少,且仅局限于大丰之年。所以,很难了解明代春花作物的平均亩产量。不过明代规定夏税无过八月,且以小麦为主。

总之,明代太湖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制的逐渐成熟不仅是土地利用率提升的标志,其中也蕴含着复杂的农业生产技术。在作物配置得宜的情况下,复种指数的提高不仅能增加春花作物的亩产,还能培肥地力。可见,轮作复种在太湖地区水田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农业生产水平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春花作物由“精耕细作”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形成了“粪多力勤”的技术特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渗透着资金、物质、劳力和技术集约化的经营思想。

春花作物的价格变化

进入明中叶以后我国手工业和工商业都有了新发展,这就需要农业为其提供更多的原材料;加之当时世界各国经济交流空前活跃,这也推动了我国工商业积极发展。这些都为春花作物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时机和广阔的前景,既是客观需要,也是大势所趋。对于种植春花作物最根本的原因是省工省时,获利丰厚,赋役也较轻。因此农民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向,由原来单一种植发展为多种经营,以增加自己的经济来源。

目前,清代之前粮价的研究由于数据较为零散且不连续,暂不做论述。相对而言,清代中后期建立了比较系统、完善的粮食价格奏报制度,加之与目前时间距离较近,就此历史上留存了太湖地区较完善的连续粮价数据,这使得清代粮价的数据计量研究成为可能,松江府从顺治至康熙共七十余年间,麦价一直既稳且贱。

特别是康熙即位以后,采取了正确的*策措施,康熙、雍正年间,粮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保持着低贱稳定的局面。再者松江府属太湖地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代表这一期间太湖一带小麦的价格走势。但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所谓粮价“既稳且贱”也并非绝对,有时也会因天灾、战乱等不可抗因素造成太湖地区一时一地粮价微波的情况。

春花作物的利用价值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各类春花作物生产空前繁盛,其利用价值对农家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大麦、小麦可作救济之食,补充粮食的短缺,饮食结构向多元化发展;菜籽油、菜饼等农副产品可改善农民生活,对促进社会发展都会起到一定的推作用。明清太湖地区春花作物主要以麦和油菜为主,种植油菜可提供农民日常食用油,麦子可作为农副产品。因当地人更偏爱大米,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对麦的食用相对较少。关于麦子的食用,由于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太湖一带属水稻种植区,不论从食用频率还是食用数量而言,当地百姓对麦子的食用热情不及北方人民。

麦子尽管平均亩产量低于水稻,但它有三个突出的优点:一是营养成分高,水稻的蛋白质含量是7%,而小麦为8---15%,其他营养成分也均高于水稻。二是出品率高,在古代人工加简单机械的条件下,小麦一般可实现2l3的出粉率,甚至可以高到80%以上,而水稻只有50%。三是小麦本身含水少,且无论制作为面食还是糕饼,一般而言成品含水量都比大米少,也就是说吃下同等重量的面食,实际上获得的热量和营养要明显比米饭。

明清以来,由于榨油技术的提高,油菜的种植更有利可图。油菜作为油料作物,从古至今菜籽油一直是我国食用最广泛的传统食用油,其优势在于产油率较高,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定期集市和市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类商贩和手艺工匠云集,农民越来越多地被卷入到商品经济的洪流中。

春花作物的农业生态价值

春花作物栽培的发展在实现生产效益和实用价值外,还促进了太湖地区农业生态体系的完善。春花作物在保证农田粮食高产的情况下,实现了用地养地的高度结合,并促进了农田物质的循环利用。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农业的发展虽然是以稻作发展为基础的农业,但当时农业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如地理位置,气候和水文等。若不能很好地利用种植及收割的时间来完善种植制度,其稻作的收成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重大影响。太湖地区农民紧密地安排农时,并结合作物的生长时间合理利用资源。春花作物的轮作复种、间作套种等种植方式的广泛应用,使土壤肥力经久不衰,保证农业持续高产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

此时太湖地区己初步形成农业生态化的平衡模式,标志着太湖地区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极高,同时也很好地践行了农业思想体系中的用养结合、地力常新壮的土壤学理论。明清太湖地区的传统农业主要依靠农业系统内部的物质能量循环,以消耗较少的自然资源消耗或外部投入获取较大的收益,同时实现农业自身的持续发展。

古人积制粪肥,还考虑到与生态环境相结合。在太湖这个鱼米之乡,宜养猪养羊。猪粪、羊粪可肥桑,桑叶喂蚕,蚕粪养鱼,鱼池中泥粪又可肥稻、桑。实行农牧结合、水陆互养,形成自然界生物间的良性循环,既发展了多种经营,又注意到了生态平衡,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创举。

结语

太湖地区春花作物在生产中,首先强调深耕通勤、争取早种、田间施肥等事宜,这不仅培肥地力和改良土壤,解决了土地连续使用后地力的补给问题,还减少了田间什草、增加了牲畜饲料。其次,麦类可作救荒粮食,弥补粮食短缺的问题。油菜可作经济作物,菜心食用、菜籽榨油、油渣肥田、菜其薪火,使农民获利颇丰。

蚕豆和紫云英作为绿肥作物,因肥份较高,翻埋腐解后,富含的天然生物有机质存留在土壤耕作层,增强土壤肥力、疏松土质。加之太湖地区地形低洼,雨水过多时还可将土壤养分保存于绿肥体中,防止养分流失过多。可见,春花作物在农业生产上的价值显著。最后,太湖地区春花作物在相对集约而高产的农业生产中,以休闲、泡田或沤花草等方法来积极养地,继承和发展了“用中有养、养中有用”的用养结合策略。这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常新壮,其生态意义尤为明显。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明清太湖地区春花作物的效益与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