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宋徵舆这首词寄兴深微,词美而情哀,也暴露
TUhjnbcbe - 2023/6/14 23:27:00
白癜风初期什么症状 https://m-mip.39.net/man/mipso_4577569.html

“寄兴”也称“兴寄”,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特点之一,“兴寄”一词最早见于陈子昂《修竹篇序》,是对传统儒家诗教“兴”这一的手法的重提,强调了诗歌在内容上言此意彼的寄寓,不以正言直述,希望能“使人思而得之”,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对某一具体意象的描写来抒情咏志。接下来要说的这首词就是这样一首兴寄深微的作品。

忆秦娥·杨花-宋徵舆

*金陌,茫茫十里春云白。春云白,迷离满眼,江南江北。来时无奈珠帘隔,去时着尽东风力。东风力,留他如梦,送他如客。

宋徵舆,明末诸生(秀才),顺治四年进士。字直方,又字辕文,  松江人。与陈子龙、李雯并称“云间三子”,与堂兄宋徵璧素有“大小宋之称”,著有《海间香词》、《林屋诗文稿》。

很多人对于诗词中出现的杨花、杨柳等意象,多有困惑,从《辞源》的解释来看,杨花即为“柳絮”,如庾信《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且诗词中的杨柳并不是杨树和柳树的并列,而是单指垂柳,柳者,留也。

词的首句“*金陌”,不少文献资料将其解释为两旁开满油菜花的田间小路,对于这种说法,个人无法苟同。冯延巳的《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有“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金缕。”这里的*金缕说的是嫩*的柳条,如同丝丝金线一般。结合词的题目来看,个人更倾向于认为*金陌指的是两旁垂下丝丝鹅*柳条的小路。

春之驾到,万物复苏,东风拂过鹅*的柳条,十里杨花纷飞,如春云回荡,词人投目于天地之间,竟也被漫天柳絮所模糊。

“来时无奈珠帘隔,去时着尽东风力。”,天地之前尽是纷飞的杨花,可是他们却被那囚网般的珠帘隔住再也进不来了。这里被珠帘隔住的东西表面是杨花,实则象征了词人心中所渴望坚守的一些美好的东西,比如一个文人士子的忠贞与傲气,可是无奈啊,词人觉得自己无法左右时局,变节食了清廷俸禄。柳絮本是轻薄无根之物,不需用力,稍有风起便会飘的得远远的,为何词人却要用到“着尽东风力”呢,这句话看似无理实则是情哀至深,一个人所珍视的美好哪能就那么轻易的推开的了呢,唯有忍着内心无比的伤痛,用尽所有力量才能让它离开,这种彻骨之痛,又有几人能理解呢。谭献评此词说到:“身世可怜。”也是知人之言了。

“东风力,留他如梦,送他如客。”,东风最终是吹远了洁白的柳絮,想要留住它终究是梦一场,只能像一个客人般送它离去,消散于天地之间。梦是纯粹的,梦里没有太多心思与无奈,梦里的一切都是现实中更为真实的自我需要。可是词人已经做了清廷高官,纵然梦里还想坚守对明朝的忠贞,却已于事无补了,梦左右不了任何现实。

世人在评论其词时,多言宋徵舆性格存在一个弱点:软弱。从词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词人面对两难抉择,内心的挣扎与折磨。而反观同为云间三子的陈子龙,在明朝覆灭之后,举兵抗击清廷,失败被捕后投水自尽,守住了自己所要坚守的忠贞,可谓壮烈。想来这件事也给了宋徵舆极大的触动。另据野史记载,宋徵舆与柳如是相恋,因当时松江知府方岳贡整治滨海防务,清剿盗贼,并下令驱逐外来“流姬”,而柳如是本是苏州人氏,当被驱逐,因此柳如是找宋徵舆寻求解决办法,而宋徵舆性格软弱,建议“姑避其锋”,柳如是本是性格刚烈之人,闻之大怒,以倭刀斩断琴弦,与之决裂。

全词以哀杨花之语,尽诉哀己之声,兴寄深微。虽是哀己,却又似乎在阐述着一个人类共同面临的情感问题,人生有太多选择,太多无奈,太多难言之隐,千百年来伤心人千千万,太多的人在艰难与不被人理解中承受着苦涩,唯有同样苦涩的文字带来慰籍。

1
查看完整版本: 宋徵舆这首词寄兴深微,词美而情哀,也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