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李殿荣一生割舍不断的油菜情
TUhjnbcbe - 2023/4/12 21:48:00

农业科技报全媒体中心耿苏强

“我搞科研不是为了一时一世的名利,而是为了给人民作贡献。我经常对周围的技术人员讲,我们搞科研要出软成果(文章),但更重要的是出硬成果,一定要为祖国经济的发展作贡献”。——李殿荣

昔日似赤绳系定,珠联璧合。卜他年白头永皆,油菜花香……

说到“秦油2号”、“秦优7号”、“秦杂油4号”等系列杂交油菜品种背后的科技支撑,就不能不提一个人,那就是我国著名杂交油菜育种专家,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研究员、名誉主任李殿荣。

从青丝盈盈到白发苍苍,40多年来,李殿荣的人生字典里始终绕不开“杂交油菜”这个关键词,“杂交油菜”成了他人生最长的陪伴。

农城四月天,油菜花竞相怒放,在明媚的春光下,随风摇曳、灿若锦绮、香气袭人。

位于杨凌示范区的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81岁的李殿荣查看油菜试验田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翻阅实验数据。这是他不受任何外界干扰的精神领地。办公室虽小,却很温馨,在这里他的各种奇思妙想才会喷薄而出……

简陋的油毛毡房创造出世界“第一”

眼前的李殿荣老人,皮肤黝黑、精神矍铄。现任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研究员,曾任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九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国家有突出贡献的著名油菜育种专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杂交油菜之父”……而众多名号也不及一个“田舍郎”贴切。

就是这位看起来和普通农民没什么分别的老人,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陕西省农垦华阴农场一个简陋的油毛毡房和一间茅草屋里,靠着刻苦的钻研精神和勇攀高峰的毅力,带领几个知识青年为杂交油菜品种“秦油2号”的选育作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其后,在40多年的育种生涯里又创造了诸多国内外第一:

年,他选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应用于大面积生产的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秦油2号”,促进了我国油菜单产由中产到高产、由常规品种到杂交品种的过渡;

年,选育出世界上第一个*籽杂交油菜品种“*杂1号”,其后又育成“*杂2号”,促进了油菜油量的提高;

年,育成了我国第一个含油量达50.01%的春油菜杂交品种“秦杂油4号”,实现了“一碗菜籽半碗油”的目标……

让人民群众有油吃、吃好油,这一直是李殿荣和他的研究团队追求的目标。“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农村贫穷落后,一年到头也不见油星。”

李殿荣的育种人生源于他对土地、对农业的那份挚爱。他用40余载的砥砺奋斗,书写了自己独特的育种人生。

科研不止,育得金种慰苍生

没有育种人的付出,就没有大地的丰收。在当年的生产工作中,李殿荣感受到了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所产生的杂种优势效益,而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成功更是给了他极大的鼓舞和启示。

李殿荣用八年的时间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油菜品种——“秦油2号”,并在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湖南、四川等地大面积推广。从此,李殿荣的名字,也随着他在油菜育种上的突破,响彻大江南北、*淮两岸,被誉为“杂交油菜之父”。

面对一个个耀眼的荣誉和光环,年过8旬的李殿荣没有止步,他要用终生的心血不断向世人奉献更好的答卷。

截至年,李殿荣和他的科研团队共育成油菜品种22个,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省、部二等以上科研成果奖9项。育成品种累计推广2.36亿亩,增产油菜籽55.4亿公斤,新增产值.7亿元。

“我已经80多岁了,要和年轻时候那样干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可以发挥点余热吧……尽量在有生之年为人民多作些工作;作好传帮带,把我们上一辈的思想、道德作风、精神传承下去,只要有这样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精神,我想还会培育出更多更好的品种,总结出更好的栽培技术,给人类做出贡献,再创辉煌!”李殿荣说。

如今,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正在发展成为一个研究水平高、创新实力强、科技成果多、研发效益好的科研单位,力争为全国的油菜生产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与大地贴得近,望天空才会远

闻闻油菜花的幽香,赶赶啄菜籽的鸟儿……

“我和油菜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能懂它,它也能懂我呀!”李殿荣说。

让油菜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软*金”

“油菜能开出最美的花,油菜能榨出最营养的油,油菜能做出最好吃的菜,油菜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软*金’。”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种植油菜的意义在于取油,当油菜的杂种优势利用得到解决、产量获得较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含油量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年,李殿荣和他的科研团队培育的高油双低优质油菜杂交品种“秦优7号”通过省级鉴定,再次横跨大江南北,成为我国年-年适种区域最广、年推广面积最大的双低优质油菜杂交品种。其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居国内领先水平,繁育技术和推广应用国际领先,是继“秦油2号”之后油菜育种领域的又一座里程碑。

目前,李殿荣和他的团队正在研发培育含有高亚麻酸的油菜新品种。

“这个亚麻酸进入人体之后,在酶的作用下,转化成EPA和DHA,就是鱼油,如果说我们把亚麻酸提高了以后,提高到百分之15到20的话,就能以油菜为载体,用土地生产鱼油,也可以说在陆地上生产出鱼油来。”如今的李殿荣退而不休,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

栉风沐雨,风餐露宿,伴着蚊虫叮、烈日灼晒,年复一年,创造了油菜育种史上的奇迹。

扬筛起的一粒粒油菜籽,在李殿荣及团队眼里就是整个世界的重量……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

冬去春回,年复一年

一粒种子,一生承诺

李殿荣,让油菜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软*金”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殿荣一生割舍不断的油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