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年轻有为2020年度四川大学学术新人奖
TUhjnbcbe - 2023/3/8 19:37:00

为在全校营造“潜心研究、追求卓越”的创新氛围,精准培育和重点支持科研领*人才、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后备人才,学校设立“优秀科研人才奖”,其中分设“四川大学学术新人奖”,以奖励治学严谨,学术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学术成果在同行中有较大影响的后备人才。“四川大学学术新人奖”每年评选一次,每年奖励不超过10人。

按照《四川大学理工医科学研究奖励办法(试行)》(川大科技〔〕35号)要求,近期我校组织开展了年度“四川大学学术新人奖”提名和评选工作。经校内提名、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等程序,王旭等10人荣获年度“四川大学学术新人奖”。

年度四川大学学术新人奖

获奖者简介

01王旭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

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济宁市

王旭副研究员致力直接氟化技术在含氟有机/碳材料的制备、高性能聚合物复合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其中,针对氟化石墨烯面临的问题,提出“缺陷诱导直接氟化”原理,实现了高F/C比FG的宏量制备;并以此为基础,围绕氟化石墨烯精细结构表征、氟化反应机理、衍生物及其在聚合物改性领域应用等开展系统研究。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hemicalScience,Macromolecules等发表多篇论文,获授权专利4项。团队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直接氟化粉体中试装置建设;共同开展氟化石墨烯作为高性能润滑油添加剂的工业化应用探索。成功推广至碳纳米管、各种聚合物材料的氟化改性,满足*民应用需求。

02吉俊懿

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年1月出生于重庆市

吉俊懿教授致力于复合电极表界面微纳结构设计与传质强化机制研究,提出通过固固异质界面结构匹配性设计及相互作用力调控强化界面电子传递效率、通过固液界面微纳结构及传质通道设计提升电荷传递速率的研究思路,先后设计出“面接触”界面结构及“平行片式”晶体取向结构,强化了电极电子/电荷迁移效率与能量存储/转化性能。主持纵向科研项目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dv.Mater.,ACSNano,Chem.Eng.Sci.,J.Mater.Chem.A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先后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奖等奖励。

03张大伟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年9月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

张大伟教授长期从事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BR)信号途径新的调控因子及其生理功能的研究工作。研究鉴定出BR信号新的调控因子HAT1和GLK1,并且解析HAT1在协调调控BR信号促进的植物生长和ABA信号诱导的抗旱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揭示GLK1在整合BR信号和光信号调控光形态建成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DevelopmentalCell,PlosGenetics,PlantBiotechnologyJournal,PlantJournal,等领域内高水平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3项。获得年度教育部学术新人奖称号,入选川大双百人才B类。

04张友君

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年2月出生于四川省绵阳市

张友君副研究员长期从事高压物理与地球内部物理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在极端条件下凝聚介质的相变与物性、地球深部的构成与物性、地球内部的热力学以及地磁场的产生和演化机制等方面做出了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前沿研究工作。在Phys.Rev.Lett.,EarthPlanet.Sci.Lett.,Geophys.Res.Lett.,Nat.Commun.,J.Geophys.Res.:SolidEarth,Phys.Rev.B等重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认可,并被国内外权威媒体和研究机构广泛报道。张友君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培养了数名高压物理和地球物理的优秀青年科研人员。

05林紫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

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

林紫锋研究员长期从事钒钛新材料制备及电化学储能机理研究,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提出了二维钒钛材料制备新策略,实现其安全高效制备;提出了电化学测试分析新方法,提高了赝电容电极动力学分析准确性;研究了二维钒钛MXene材料在多种电解液体系中的储能机理,为高功率、高能量密度MXene电极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及新的思路;发表了系列高水平研究论文,获得国内外研究同行的高度认可。

06周青华

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年8月出生于江西省九江市

周青华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空间摩擦学与可靠性工程、传动系统界面力学、空间智能机器人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针对航空航天工程领域关键共性科技问题,承担*科委基础加强计划重点项目、民用航天预研项目、国家*品配套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等国家/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2项,授权15项。

课题组在航空航天工程传动摩擦学与界面力学基础理论、测试评价及集成应用领域取得了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果,部分已在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商飞、航空工业集团等企事业单位得到应用,相关研究获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07董顺喜

化学学院特聘研究员

年5月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

董顺喜研究员长期从事不对称合成领域研究。利用团队原创的手性双氮氧金属配合物催化剂,高效高选择性地实现了催化不对称重排、串联、氧化、环加成等多类有机反应,为具有重要用途的手性分子的合成提供简洁、高效的路径。运用发展的催化不对称方法,实现了药物分子阿莫达非尼的克级规模合成。先后获得四川省青年千人()、百人B计划()、ThiemeChemistryJournalsAward()等荣誉和奖项。

08童吉宇

医院研究员

年9月出生于江西省上饶市

童吉宇研究员主要从事RNA表观遗传与免疫细胞功能调控相关研究。发现RNAm6A修饰在维持体内T细胞稳态和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性功能中的重要作用,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CellResearch等杂志上,被Sciencesignaling等多个权威杂志推荐和引用。

上述工作首次揭示了RNAm6A修饰在高等哺乳动物中的生理功能,发现了RNAm6A修饰在调控适应性免疫反应中的重要作用,为靶向RNA修饰相关分子治疗自身免疫病和肿瘤提供了新思路。

09詹宇

建筑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

詹宇副教授长期从事环境信息学领域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围绕大气污染与公共健康问题,开发相关机器学习算法,融合“天地一体监测”等多源环境大数据,重构全国-区域-城市多尺度的PM2.5等大气污染物的高分辨率时空分布,为空气质量管理及健康风险评估提供支持。已在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并于近期受邀加入环境健康领域重要期刊EnvironmentalResearch的编辑团队。所研发的计算模块已在合作企业的信息化平台上部署,产生一定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10樊怡

华西口腔医学院(医院)副教授

年11月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

樊怡副教授从事牙及骨发育与矿化相关疾病的关键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阐明甲状旁腺激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命运决定调控机制,发现口腔干细胞介导的硬组织稳态维持新机制。相关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ellMetabolism、PNAS、TheFASEBJournal、JournalofDentalResearch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获IADR中国分会杰出青年学者一等奖、全国牙体牙髓病学青年学者基础研究一等奖、JohnHaddad青年学者奖、ASBMR青年学者奖、AliceL.Jee青年学者奖等多项国内外学术奖项。

祝贺获奖的老师们!

来源

四川大学

编辑

宋晗睿

责编

王允保

版权说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四川大学。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为公益,未用于营利,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轻有为2020年度四川大学学术新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