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1000年前的江南,哪座城市最网红
TUhjnbcbe - 2022/10/20 15:18:00

我们所认识的唐代,一半是历史里的金戈铁马、万国来朝,还有一半是唐诗里的雄浑壮阔、盛唐气象。

今天我们跟着那些大诗人的足迹,回到唐代的江南,来一场穿越旅行。

01唐代大诗人的江南旅行情节

据不完全统计,唐代著名文人大多数都曾经到江南漫游,尤其是那些特别有名的,一准来过江南。

什么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崔颢、白居易、李贺……他们在江南清秀山水间流连忘返,留下了大量的诗歌,江南也成为诗人们心中独特的一种情结。

▲南浔古镇,摄影师

顾律敏

不过,唐代的江南可不是我们现在脑海中想象的样子。江南的说法古已有之,但她的含义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变的。

最早她只是地理概念,泛指长江中下游南部地区。随后慢慢演变为了文化概念,逐渐浓缩到了今天的长三角一带。

唐代是江南从地理概念升华为文化概念的重要节点。

▲唐初江南道,图

中国国家地理

大诗人杜甫有首《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说的就是他与“唐代周杰伦”、著名音乐人李龟年重逢的故事。但其实当时他俩是在湖南长沙相见的,但在唐人眼里那里也是的江南地区。

历史上,江南的发迹和三次衣冠南渡息息相关。魏晋时期的兵荒马乱,让中原大量人口来到江南,因此得到了持续不断的开发,由蛮荒之地逐渐变成山水秀美的富庶之区。

从此在江南游山玩水就渐渐成为一种风尚,比如王羲之和他的朋友们在浙江绍兴游玩出了《兰亭集序》;比如东晋诞生的李白的偶像、山水诗人鼻祖谢灵运。

▲《兰亭修禊图》,文徵明

六朝时期,江南的旅游行业就已蔚然成风,进入唐代后,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南北交通因为大运河而更加便利,去江南旅游也成了文人们的必修课。

镇江江边、南京秦淮河、苏州太湖、杭州西湖……从那时起就是榜上有名的热门景点。

▲安吉竹海。摄影/韩阳▲浙江仙居杨丰山上的梯田,摄影师

赵高

甚至还有学者指出,唐代浙东地区有一条“唐诗之路”,从绍兴到天台山石梁飞瀑,这条多公里的水道在唐代共吸引多位诗人到此一游。

在他们眼里去江南不只是去游山玩水,更是一场纯粹的精神朝圣之旅。

▲太湖西山一带,摄影师

傅鼎

02唐代江南旅游出行须知

好了,确定了目的地,接下来就要开始做出行攻略了。

不过,出门之前先要解决一个问题,通行证。古代可不是今天,想出门,定了机票酒店就可以说走就走。

唐朝有着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作为大唐的公民,出趟远门可不容易。未经官方许可离开原户籍地的,一旦被发现就会被处以“浮浪他所罪”,最高可是要打一百大板,弄不好小命就难保。(“诸非亡而浮浪他所者,十日笞十,二十日加一等,罪止杖一百……若营求资财及学宦者,各勿论。”——《唐律疏议·浮浪他所》)

不过有两种特殊情况可以另当别论,那就是做生意和出门求学。

这样的*策自然给文人雅客大开方便之门,于是出门前,他们会去当地官府开具证明,搞定通行证后就可以准备收拾行囊了。

出门旅行,最重要的就是交通和食宿。

唐代水陆交通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无论是大运河的疏浚,还是大量道路的修筑,都在客观上方便了人们的远行。

▲隋唐大运河,图

星球研究所▲京杭大运河上的船队,摄影师

丁嘉一

各地的地方官都化身“基建狂魔”,比如大诗人白居易在苏杭两地担任刺史,就先后修筑了著名的山塘街和西湖上的白公堤;比如杭州的县令归珧,《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筑甬道,通西北大路,高广径直百余里,行旅无山水之患”,可以说为江南的旅游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了路当然还得准备交通工具啊,水路可以乘船,陆路可不能全凭双腿,所以得准备车马。不差钱的主当然都是自带了,稍差点的也可以去驿站租用。

我们印象里的驿站都是官府专用的,什么八百里加急、“红尘一骑妃子笑”……但除了传递情报和公文,驿站也开通了便民服务:

驿站一般配备有驿马和驿驴,马是公务用车那不能动,但驴可以对外租赁,妥妥的大唐专车。

交通解决了,接下来轮到食宿了。唐代旅游产业链已相当完备,所以各地纷纷出现了私人旅社,有的吃有的睡,相当于带农家乐的民宿。

▲苏州西园寺,by薛巍

除了旅社,江南众多的寺院也为游客提供了休憩之所。至于其他旅游配套设施也很齐全,酒肆、茶馆店招林立,服务水平也很高,有些店还会聘用漂亮的小姐姐揽客,生意人就是门槛精啊。

李白在南京游玩的时候就感触良多:“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酒肆留别》)。

尽管在江南游历时间不长,但在他心里江南女子却永远留下了一道身影,“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李白《越女词五首》),江南女子有多美不好说,但皮肤雪白那可是诗仙认证过的。

▲南京鸡鸣寺、玄武湖,摄影师

大面

03唐代江南旅游的网红打卡点

不过,同样是旅游,上层社会和普通百姓的玩法其实不太一样。

唐代,以诗人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对江南的山水流连忘返,于是大量诗人来到江南游山玩水、饮酒作乐。

地处长江要冲的镇江是当时的热门旅游城市,骆宾王、孟浩然、李白、王昌龄等人先后来到北固山下遥望“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长江天堑。

▲长江镇江段,图

VCG▲北固楼,摄影师

Bat笃一

浙江多山,自古就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说法,因此山水更是江南之最。写过“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宋之问曾到访杭州游灵隐寺,留下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的壮丽之美;

孟浩然在浙西的江水上留宿一夜,在烟雾迷蒙中感慨“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而诗仙李白更是在天姥山的仙境里啸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千古绝句。

▲浙江开化马金溪畔油菜花,摄影师

许*▲天姥山,摄影师

王华斌▲杭州,摄影师

朱露翔

江南的山水固然秀丽,但城市更让诗人们情有独钟。

中唐以后,苏州越来越受到文人士大夫的喜爱,史书记载“自刘、白、韦为太守时,(苏州)风物雄丽,为东南之冠”。这三位分别就是苏州历史上最有名的刺史,韦应物、白居易和刘禹锡,他们在苏州的足迹几乎遍布全城。

有着“韦苏州”之称的韦应物感叹这里人杰地灵,于是在处理公务之外,他一头扎进了江南田园,城里的重元寺、城外的灵岩山都留下了他的诗句(《登重玄寺阁》、《游灵岩山》),辞官退休后他寄住在苏州景德路附近的永定寺里,租地耕种,吟唱着“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在阳澄湖边新建的重元寺

苏州的自然风光也许稍逊风采,但人文景点却独领风骚,虎丘、阊门、姑苏台、馆娃宫等都是当时苏州最网红的景点。

其中“网红之最”要属早已消失了的姑苏台与馆娃宫。馆娃宫位于苏州城外灵岩山上,据说是吴王夫差为了西施建造的。

▲阊门,摄影师

行者无疆▲灵岩山,摄影师

JamesYue

刘禹锡曾写过“馆娃宫外姑苏台”,由此看来姑苏台离馆娃宫很近。因为自带历史典故,姑苏台几乎成为当时苏州的代名词,也成为许多诗人抒发怀古之情的好去处,其中名句少不了李白的“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当年姑苏台的盛况真叫人向往啊。

▲木渎镇

来江南旅游,除了打卡网红景点,土特产也是一定要体验的。那么当时江南有哪些拿得出手的特产呢?

天宝二年(公元年),长安城外精心安排了一场由二三百艘船只组成的博览会,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广运潭盛会”。满载各地特产的船队从江南沿着大运河驶入帝都,于是我们看到经过的有这些选手:

扬州的“锦、镜、铜器、海味”、镇江的“绫衫段”、常州的“折造官端绫绣”、绍兴的“罗、绛纱”、南昌的“名瓷、酒器”、宣城的“空青石、纸笔”、苏州的“三破糯米、方文绫”等等。

▲《广运潭盛会》图,作者王犇▲苏州缂丝团扇,摄影/方托马斯

总结起来,江南丝织品、布匹、茶叶还有其他零星物产都是当年到此一游不容错过的特产风物。

文人士大夫们的爱好很快也影响了普通居民,江南一带本地居民也以热衷游览为潮流。人们尤其喜欢在节假日呼朋唤友一起出游。

寒食、清明期间,出城踏青、放风筝;端午竞渡赛龙舟;中元节到寺庙参加祭祀、逛市集;元宵节那更是“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

▲山塘街by壹记先生

诗人们的旅行,是寄情山水的唱和,也是道阻且长的漂泊;普通人的旅行,是走马观花的自在,也是清风徐来的生活。

成不了谪仙,也不妨做个带点诗意的凡夫俗子吧。

1
查看完整版本: 1000年前的江南,哪座城市最网红